"巨恶小锯鳄微密"听了俩小时这首歌,我差点被洗脑到DNA重组!
前几天刷短视频,突然蹦出个穿绿色恐龙睡衣的博主对着镜头狂舞,背景音乐是一段"巨恶小锯鳄微密,鳄鱼鳄鱼你别急~"的魔性旋律。我本来想划走,结果手指突然像被黏住一样,愣是跟着哼了半小时。回过神来发现,这歌的调调比螺蛳粉还上头,评论区居然有老哥说自己单曲循环了两小时,连洗澡都在唱"小锯鳄"!
说实话,我一开始觉得这歌就是土味神曲界的"泥石流"。歌词里又是鳄鱼又是锯子的,活脱脱像幼儿园小朋友的即兴说唱。但后来刷到几个二创视频直接让我蚌埠住了——有人用这首歌当BGM跳科目三,有人拿它改编成《孤鳄者》,最绝的是某个养鳄鱼的老哥真拿锯子对着自家宠物鳄鱼比划,配文:"别怕,锯着玩的"(鳄鱼:你礼貌吗?)。
后来我扒了扒创作者"鳄鱼阿伟"的账号,发现这哥们写歌过程简直离谱。他说灵感来源于凌晨三点刷到的"鳄鱼拔牙手术"纪录片,看着兽医拿小钢锯给鳄鱼磨牙,突然就脑补出了这段旋律。更搞笑的是,副歌里的"微密"其实是方言谐音梗,原意是"尾巴别乱甩",结果被网友听成了神秘代码,还有人私信问他是不是在搞鳄鱼版《达芬奇密码》。
要说这歌为什么能火,我觉着跟"耳虫效应"脱不了干系。就像去年那个"挖呀挖"的幼儿园老师,这种重复性强的旋律特别容易寄生在大脑皮层。有次我在便利店排队,前面小哥的手机铃声突然响起"巨恶小锯鳄微密",收银阿姨居然跟着哼了起来,场面一度非常社死。更离谱的是,现在我家楼下广场舞队伍都开始用这歌编舞,大爷大妈们跳得比《最炫民族风》还带劲!
不过话说回来,这种网红神曲的生命周期可能比冰激凌化得还快。上个月爆火的"恐龙扛狼"现在都凉透了,网友们的注意力就像金鱼记忆。但"鳄鱼阿伟"倒是挺会整活,最近又发了remix版本,加上了唢呐和电子音效,评论区有人说这版本"像在迪厅给鳄鱼办葬礼",也不知道算夸奖还是吐槽。
有次跟做音乐的朋友聊起这事,他说现在短视频神曲都在玩"三秒定律"——前奏不够抓耳就直接被划走。这"小锯鳄"开头那个塑料感十足的"叮叮当"音效,配上鳄鱼打嗝似的鼓点,确实比正经编曲更容易让人记住。不过他也提醒我,听这种歌超过半小时可能会触发"听觉工伤",建议搭配《大悲咒》交替食用(笑死,根本停不下来)。
最近发现个诡异现象:自从我收藏了这首歌,抖音天天给我推鳄鱼相关视频。从鳄鱼皮包保养教程到泰国鳄鱼按摩体验,大数据怕是以为我要转行当爬行动物饲养员。最绝的是有天刷到科普视频,说鳄鱼的大脑只有核桃大,突然就理解歌词里"鳄鱼你别急"的深意了——人家不是反应慢,是硬件配置实在跟不上啊!